5 min read

近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下属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通过《联邦公报》发布最终规则,明确将对所有非美国公民在入境与出境时强制采集面部照片等生物识别信息。该规则覆盖全美所有机场、海港、陆路口岸及其他授权离境点,将于联邦公报公布后60 天,即2025 12 26 日正式生效,对绿卡申请人、持有人及各类非公民群体也有影响。



此次发布的最终规则(案卷号USCBP-2025-0033RIN 1651-AB12),核心是将生物识别核验纳入非公民出入境全流程,具体要求包括:

1、强制采集范围:所有非美国公民(法定术语 "aliens")在入境、出境时,必须提交面部照片;政府可根据需要额外采集指纹等其他生物识别信息。

2、适用地点扩大:打破此前仅在部分机场试点的局限,覆盖全美所有机场、海港、陆路口岸,以及 "任何其他授权的离境点",实现全国统一执行。

3、豁免群体调整:此前 14 岁以下儿童、79 岁以上人群可豁免生物识别采集的政策被取消,这两类人群需与其他非公民一致,遵守新规要求。



受影响人群

新规以"非美国公民" 为核心适用对象,未排除绿卡持有人,具体受影响群体包括:

绿卡持有人(LPR):尽管已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但仍属于"非公民" 范畴,出入境时需按新规采集面部照片等生物识别信息。

绿卡申请人:包括在美等待身份调整的申请人(如提交I-485 表格者),若在新规生效后出入境,需按要求完成生物识别采集。

短期/ 长期签证持有人:无论是旅游签(B1/B2)、学生签(F1)、工作签(H-1B)等,均需遵守出入境 "刷脸" 要求。

访客与无证人士:短期来美访客,以及未持有合法证件的非公民,也被纳入采集范围;需注意的是,无证人士的生物识别记录可能进一步关联移民执法流程。例外群体:仅美国公民(U.S. nationals)不受新规约束,规则中已明确区分 "美国公民" "非公民" 的适用边界。



建议

随身携带完整证件:出行时务必携带绿卡、护照(双重国籍者需带齐对应国家护照)、有效旅行证件原件,避免因证件不全影响生物识别核验。

确认个人信息一致性:提前核对姓名拼写、出生日期、护照号、绿卡号等关键信息,若存在历史差异(如姓名音译变化),需准备好能解释差异的证明材料(如公证文件、官方变更通知等)。

谨慎选择出入境时机:若存在未决的移民申请(如I-485 审批中)、刑事纠纷,或收到过移民局、执法部门的信件,建议在出行前咨询移民律师,评估风险后再安排行程。

留存完整旅行记录:妥善保存机票行程单、登机牌、海关出入记录(如I-94 表格)等文件,若后续出现 "出入境记录不全" 争议,可作为佐证材料。

配合采集并保留维权依据在口岸被要求采集生物识别时,需积极配合;若认为自身权利受侵害(如被不当扣留、信息被滥用),需记录执法人员姓名、工号,及时联系移民律师或相关救济渠道。


北京泰格文和国际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因私出入境服务资质的专业咨询机构。协助您办理出国签证、海外租房/购房、移民身份申请、开设海外公司、出国留学、文件认证等涉外事项。 

咨询热线:15810917240 (微信同步)        QQ:2877914843     

Teams: tigerasiaservice@outlook.com     www.tiger-international.us  



Comments
* The email will not be published on the website.